MJ车谈/2019-12-05
记得前几年,有家自主品牌喜欢在展车边上放一面广告,展示其零部件供应商,很多都和豪华品牌一样来自世界顶级企业。可惜,实际驾驶感受并不像那份名单一样华丽。
用上最顶级的“食材”不等于一定能烧出“好菜”,这就是汽车的魅力。就像很多品牌不能复制马自达的魅力一样,如何以远低于一线豪华品牌的价格,造出操控感受极佳的车子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,不能简单粗暴地通过配置表或是结构名称上看出端倪。
前段时间试驾了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,焕然一新又不失马自达风格的驾乘感受让人印象深刻,也得到了一些相关技术资料,对于网友争议的几个热门话题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看法。
一、基本常识:不能单纯以悬架结构判断操控优劣
前双叉臂+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是很多人认可的最佳组合,但偏偏大家公认的操控标杆保时捷911和宝马3系就是反例,两者都使用麦弗逊式前悬架,当然了必须是各家工程师重新设计过的“超强衍生版”麦弗逊。类似案例还有保时捷718、奔驰A级以及凯迪拉克CT5等等。
而说到后悬架,常年以操控为卖点的法系车便是扭力梁的忠实爱好者,比如DS5、DS6、标致308、梅甘娜RS,还包括在WRC上屡屡获奖的雪铁龙等都使用扭力梁非独立悬架。另一方面,广汽传祺GA6、哈弗H6、VV5等即便确实使用了独悬,我也不认为它们的操控水准超越了合资品牌。
当然多连杆由于本身结构特性,留给工程师的调教余地更多,所以经常出现在高端车型上,因此给大家留下了操控好就得用独悬的固有印象。但是在民用车上,单就悬架结构不能直接决定操控或舒适性好坏,也有一些用了独悬操控水平依然平平的例子。
总之,悬架类型只是性能的基础,最重要的还是各个厂家的调教能力;其次,造就车辆的性能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除了悬架结构和调校,还包括车轮、车身结构、刹车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等多方协同,不可能仅仅依靠单一结构成就一辆好车。
二、SEB蝶形仿生悬架是创新而非减配
今年9月新上市的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使用了马自达的专利技术Smart Expand Beam(以下简称SEB)蝶形仿生后悬结构,有些人解读为“偷偷减配”了,个人并不认同。
首先,马自达早在2017年就宣布要给新一代MAZDA3昂克赛拉换非独悬,工程师坚持认为新架构、新悬挂是一个更好的方案,即便遭受再多非议也一定要换,就是这么执拗。不仅如此,由于制造工艺的高要求,国内供应商目前还无法满足标准,因此SEB均为日本进口,成本比使用旧款独悬更高。
我觉得如果非要把SEB归类为扭力梁非独悬,那也是“加强、升级、变形”版的扭力梁。从开发理念和工艺制造上,两者存在很大差别。为了保证SEB中心梁的高质量和生产率,马自达甚至联合新日铁公司为此开发了一种新的钢管制造技术——冷锻压缩。
后悬架的主要职能是控制车轮姿态,支撑车轮,以及控制车身侧倾姿态。而扭力梁由于结构本身特点,具有一定扭转刚性,有助于控制车身侧倾。最理想的状态是,中心梁两端有足够的刚性以支撑车轮,而中间部分则需要良好的扭转刚度。所以要同时满足这两个力学性能,传统均匀形状的中心梁无法实现,只能通过变截面的中心梁来实现。
当然不同厂家有不同的解决方案,或是直接用多连杆,或是优化弹簧组合。不同于这些结构,SEB是一个综合了两者优点的新方案,可以同时满足弯曲刚度与扭转刚度,而无需其它冗余设计。该硬的地方硬,该软的地方软,也就能更好地兼顾操控和舒适了。
两端粗、中间细,好像展翅的蝴蝶,“蝶形仿生”的名称由此而来。这种结构看似简单,要量产却很难,于是就造成了前文提到的“大家都造不出,我就自己开发一套制造工艺”的操作。这种偏执的做法很符合马自达的一贯作风。
三、昂克赛拉追求的不是快,而是快感!
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价值观,我个人理解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追求的是一种行云流水、舒适自在的驾乘感受。开起来轻松愉快、得心应手才是最重要的,而不是让人手心冒汗的极限驾驶。毫不夸张地说,最终答案是超越预期的满意。
首先是令人着迷的全新内饰,极简设计带来视觉上的宽阔感,难以置信马自达的内饰都做得那么好了。然后就是座椅的支撑性,不是完全软沙发,而是在不同位置提供了恰到好处的支撑点。
其次是我们非常熟知的灵动操控,不同的是整车的NVH相比老款进步明显。尤其是中高速行驶,静谧感判若两车。相比一些竞品,在相同时速下过弯,昂克赛拉相对不容易出现推头,就算是急打方向车身也不会有明显多余晃动,而竞品就是做不到。这种扎实的底盘质感和丝毫没有松散感的车身,离不开同样基于仿生学设计理念的SKYACTIV-VEHICLE ARCHTECTURE(以下简称SKY-VA)创驰蓝天车辆架构技术。
马自达开发理念的重点也是“以人为本”,虽然很多厂家在喊这句口号,但大多体现在空间布局、人机工程以及舒适性配置方面,而马自达则是在基础研发层面就贯彻“以人为本”的思路。
具体思路是,让人们在开车时也能发挥人类与生俱来的“平衡保持能力”。我们知道,当人体骨盆处于直立状态时,脊柱会呈现S形曲线,能以较小的姿势变化和肌肉力量有效地控制身体重心,抑制头部运动,保持动态平衡。
以新设计的座椅为例,它的构造融入了这一人体工学研究成果,让驾驶员骨盆直立,且脊柱保持S形曲线,从而代替人类下肢的支撑,同时将来自路面的作用力顺滑地传递到骨盆,使骨盆保持连续、平稳的运动。这里有个小故事,据说负责项目的其中一位工程师曾经因为意外事故脊椎受过伤,因此格外在意座椅设计,如果舒适性不够好,坐一会儿就会引起疼痛,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就是在如此监督下完成的。
在底盘调教方面,也注重围绕“驾感”。将人的驾感与车的运动一一对应:从车轮到悬挂再到车身,好比从脚踝、膝盖到髋关节,三个部位的运动整合在一起,才实现了骨盆的平稳运动。新车特别使用了外壁更软的轮胎,减少避震回弹的顿挫感,全新的SEB结构拥有更大的摆臂角度和结合点刚性,提高了减震器吸震效率。
还有,在车身打造方面,新车使用了更多超高刚性材料,根据资料能减少30%力传导的延迟性。在提高NVH方面,根据人类听觉习惯,从声音和振动两个方面,进行主动降噪。诸如此类还有很多细节。
总体来看,别的汽车厂商利用模块化平台,让汽车生产更简单高效,降低成本。而马自达的SKY-VA架构,则是强调一整套系统造车流程,不仅研究车,更研究人。相比旧款车型,新车更不易推头,车尾随动性更稳,在GVC+的加持下紧急变线,或是入弯出弯都更有信心。舒适感的提升则更容易被感知,除了NVH方面,车辆反馈符合人类习惯,让操控感更轻松、安逸。
什么是“人马一体”的至高境界?个人理解,就是像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这样,做到开车如同奔跑一样自然流畅。
后话
每次研究马自达的产品,都好像重返课堂,学到很多知识。一方面因为马自达喜欢不断钻研技术、攻克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,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带给大家惊喜;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这个品牌着迷的朋友太多,转子发动机、坚持自然吸气、压燃发动机再到SEB蝶形仿生后悬结构,很多技术资料都被媒体或者网友自发挖出来,并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。
事实上,MAZDA3这匹好马在中国从来就不缺乏伯乐。到今年10月,MAZDA3车系在国内卖出超过100万台。可见,品牌魅力不在于体量大小。有些品牌虽然规模庞大,但是鲜有粉丝,他们制造的只是代步工具而已。而“以人为本”的马自达与用户之间则是一种惺惺相惜、相互欣赏的关系,这就是为什么马自达虽然体量不大,但是多年来却始终拥有一大批忠实拥趸的原因。